2022年10月29日是世界上第17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识别中风症状,把握宝贵时间”,口号是“争分夺秒,挽回生命”。
中风的危害性及特点
脑卒中,中医称之为“中风”,是指一种急性非外伤性脑局部血供障碍引起的局灶性神经损害,又称“急性脑血管意外”,中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面赤,发病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㖞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或者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中风经过救治,神志清醒后多留有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㖞斜等,本病的病情有轻重缓急之别,轻者仅限于血脉经络,重者常波及有关脏腑,所以临床常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者一般无神志改变而病情较轻,中脏腑者常有神志不清而病情较重。
近年来,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运动减少,中风患者的年龄明显提前,此类患者多伴有肥胖、高血压等,中医认为是痰瘀互结,内生邪毒。 综观病因,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素虚,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而致瘀血阴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引起昏仆不遂,发为中风,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肾、脾密切相关,其病机概而论之有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此六端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病变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凝滞,气血逆乱,而其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 气候变化是诱发中风不可忽视的因素,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发生在秋末冬初气候骤变的时候。这是因为低气温和寒冷的刺激可引起血压升高,或由于血液浓度增高和凝血失衡,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引发中风。 中医特色治疗中风 中医技术自古以来就在中风的抢救和康复及预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医历来讲究治病求因、整体辨证施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等原则。中风的病因很多,从临床上看,由内因引发者居多,虚、火、风、痰、气、血都是其病因,这些内因主要归结于情志变化、饮食不节、生活作息不规律等。 中医药从这些内在因素上着手,可以有效改善人体阴阳的失衡、气血的运行,从根本上改变病理状态,既可以有效的改善症状,也可以有效地平衡阴阳,改变痰湿盛、气虚、血虚等体质,有效预防中风发生。 中医讲究整体辨证施治,在遣方用药的过程中强调抓核心病机,以阴阳五行理论,从整体上把握所有疾病之间的关联,抽丝剥茧,提高疗效。 中医上同样强调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在中风的急性期甚至抢救时,中医技术有着较好的作用。比如在甚至昏迷的中风病人,中医上可以用针刺人中、十宣放血(十个手指头),鼻饲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来抢救;大便秘结可以用星蒌承气汤、便乃通茶;休克状态的可以用参附汤等。缓则治本方面特点更加鲜明,中医药的辨证运用、针灸、推拿等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并且可以和现代康复的治疗手段形成良好的结合,最大程度的促进功能恢复。
赤壁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简介
赤壁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业务素质及业务范围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在中医治疗各种疾病方面有独到之处,主要业务包含:1、卒中后康复治疗,善于运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肌肉电刺激、脑电治疗等针对性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帮助恢复运动、言语等功能,改善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焦虑抑郁状态。失语、言语不利、肌力下降、运动功能受限等,疗效显著。2、三维腰椎康复治疗中心、中西医治疗颈肩腰腿痛。3、针灸、拔罐、推拿、中药封包、理疗等中医传统特色治疗,缓解疼痛,改善亚健康状态。4、设有特色专科,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中药组方调理脾胃,对于痛风、带状疱疹、风湿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治疗均有良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