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措施有了调整和变化
感染后能否居家治疗? 如何保护同住人? 什么情况需要去医院? 患者到医院就诊有哪些新变化
人民医院指南 给您一次说清
可以。
居住环境方面,居家治疗人员尽可能在家庭相对独立的房间居住,房间需通风良好;使用单独卫生间。
日常起居方面,应准备专用的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包括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及带盖的垃圾桶。
饮食方面,居家治疗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多喝水,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
坚持每天早、晚测量体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根据相关防疫要求进行抗原自测并上报结果。
居家治疗人员要做好防护,尽量不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非必要不外出、不接受探访。
居家治疗人员使用的餐具、衣物、床单、毛巾等日用品,要与其他家庭成员分开存放、分开洗涤。
在进入公共空间时,居家治疗人员最好佩戴N95口罩。同住人在处理居家治疗人员的垃圾时,也应佩戴N95口罩,戴上一次性手套。
无症状者无需使用药物治疗。
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居家治疗人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治疗,缓解不适。
此外,还可适量服用一些对症的中成药,如金银花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藿香正气液、金花清感颗粒等。
同时,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慢性病、基础疾病病情加重,患有基础疾病的人一定要规律用药,控制好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用药时须遵照药品说明书使用,或咨询医生。注意合理用药,避免出现药物过量、混用药物的风险。
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新冠预防用药。因此,没必要提前用药来预防感染;随意用药、用错药,反而可能带来副作用。
网上流传的“新冠用药套餐”,并没有参考价值,没必要按套餐囤积药物。
比如,一些常见抗病毒的流感用药,并非新冠特效药;抗生素应用于细菌感染,而新冠是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没有效果。
建议大家可以适度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健康饮食,增强免疫力。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需要做好个人防护,点对点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门、急诊患者凭健康码(绿码)或48小时核酸、抗原阴性结果就诊。
3岁以下婴幼儿免查健康码,仅查验陪诊人员健康码(绿码)或48小时核酸、抗原阴性结果。
进入医院后,请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就诊期间避免逗留,诊疗完成后即刻离开。
门诊有发热等新冠相关症状的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就诊过程中请全程佩戴N95口罩。
新入院患者凭健康码(绿码)和我院24小时内新冠核酸单检阴性结果即可办理入院。
患者及陪护住院期间原则上不做核酸检测。
非必要不留陪、不探视。
确需陪护的要固定专人,严格一患一陪,实行全程闭环管理。留陪人员的健康码和新冠核酸检测要求与入院患者要求一致。
医院针对危急重症患者设有急诊绿色通道,对于无48小时核酸结果的危重症患者可通过绿色通道就诊。
可以,在指定手术间进行手术,手术完成后将对手术间彻底消杀。
(图文来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